时间:2023-03-10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19.为什么说马列主义必须中国化?首先,我们要肯定马列主义是指导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理论,在他们那个时代能产生马列主义是很难得、很伟大的,它对指导无产阶级进行革命实践活动发挥了重大作用。马列主义必须中国化,这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品质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创立时就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工人没有祖国”,但是工人“本身还是民族的”。这就揭示了无产阶级的世界性、国际性和民族性的辨证统一性,由此就可以自然地推导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说,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这也是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后得出的郑重结论。回顾党的历史,回顾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都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坚持了马列主义本国化的原则,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一帆风顺;反之,什么时候违背了这一原则,形而上学地、僵化地、保守地、片面地坚持马列主义,社会主义事业就会遭到严重的挫败。特别是,毛主席在领导中国革命实践当中充分体现和说明了马列主义必须中国化的重要性。但是,我们党认识到马列主义必须中国化,也付出了多次血的惨痛教训,经历了一个很长的痛苦过程。马列主义必须中国化,这一点今天仍然要反复强调。 本来,理论要与实际相结合,搞革命要从本国的特点出发,这是马列主义一个基本原理。俄国革命的成功就是典范。我们党的早期领导人也说过这样的话,但是他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并不深刻。中国共产党是在共产国际指导下成立的。严格的组织纪律赋予共产国际极大权威,作为它的一个支部,处于幼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要服从共产国际的指示。比如,党的一大强调“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但党的二大时,就提出要与国民党合作的问题。这个弯子转得太大,当时很多人是想不通的。党的三大作出国共合作的决定,这是正确的。但如何合作,怎样保持党的独立性,党要不要有自己的武装,认识得不是很清楚。至于怎样看待中国的资产阶级,怎样看待农民这个同盟军这样复杂的问题,更是缺少研究。 马列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毛泽东同志。他通过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深入分析国情,对中国各个阶级的状况及对待革命的态度,特别是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对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等一系列中国的特殊性问题,讲得清清楚楚。但是,他的这些正确见解,并没有被当时党的主要领导人接受,也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理解和支持。这使我们党第一次付出了血的代价。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发生,大革命的失败,30多万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屠杀,根本原因是我们党对马列主义必须中国化、必须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缺少认识。党要真正认识到这个根本原因,还要走很长道路,付出更多代价。 遵义会议之后,主张马列主义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同志开始领导我们党,使我们党和红军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避免了更大的挫折。1938年9月至11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他明确指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毛泽东同志称“六中全会是决定中国之命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全党开始认识到马列主义必须中国化的道理,进一步巩固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后来,经过延安整风,学习党的历史,分清路线是非,作出历史决议,到1945年召开的党的七大,实现了认识上的飞跃,产生了马列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全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达到高度统一,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为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需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马列主义必须中国化,不仅要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还要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点非常重要很关键!需要引起我党高度重视。其实就连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也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如果,马列主义不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所谓的中国化就是一句空话。是不能、也没有资格指导中国和世界统一事业取得革新胜利的。 所以说,马列主义必须中国化。 |